说起1岁内妈妈们最头疼的事,湿疹肯定算一个!

各大医院的皮肤科,看湿疹的孩子几乎是最多的。

林林总总的药膏买回来不少,好不容易见效,没几天又严重了……

 

亲爱的妈妈,湿疹是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一种常见病症。宝宝的饮食里回避了牛奶蛋白之后,皮肤过敏症状一般会慢慢缓解。但由于日常环境中还有很多容易引起宝宝湿疹的过敏原存在,如花草宠物、粉尘螨虫等等,特别是闷热潮湿的天气,所以湿疹很容易就“卷土重来”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应对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湿疹反复的问题,首先要严格管控宝宝的饮食,回避牛奶蛋白。奶粉喂养的过敏宝宝,应饮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,帮助宝宝快速缓解因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皮肤系统、胃肠道系统、呼吸系统等过敏症状。

 

不同的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,水解程度不同,其治疗过敏的效果也不同。选用致敏性较低的酪蛋白进行水解,将牛奶蛋白分解为50%短肽和50%游离氨基酸,这样的配方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宝宝过敏发生几率。

 

LGG是目前全球研究和应用广泛的益生菌之一,它能增强肠道屏障,有助适应牛奶蛋白。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连续食用酪蛋白+LGG配方12个月,有助于回归正常饮食,摆脱过敏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.保持皮肤表面干爽:

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维持在稳定水平。

夏天出汗较多时,建议使用汗巾,如果衣服湿了,要及时替换。

宝宝小屁屁也是最容易“遭殃”的部位,要记得勤换尿不湿,更换时要先清洗干净小屁屁皮肤表面。

 

2.洗澡水温时间要适宜:

尽量用温水给宝宝洗澡,即使在冬天,水温也不要过烫;时间不宜过长,10分钟左右即可。

洗澡后不要用毛巾“擦干”而应该是“蘸干”皮肤,然后擦上温和无刺激(不带香味不带颜色)的宝宝专用润肤霜,保持皮肤滋润。

3.选用天然无刺激的宝宝专用护肤品:

有皮肤症状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,皮肤往往比较干燥,甚至会出现脱皮的现象。因此,父母要帮宝宝做好保湿工作。

宝宝用的润肤品应首选大品牌,质量安全有保证的,无刺激、高保湿性、无芳香味的产品。千万不要图便宜、省事,给宝宝用成人使用的润肤品哦。

 

4.给宝宝穿纯棉的衣物:

过敏体质的孩子最好用纯棉衣被,尽量避免色彩鲜艳的衣服,内衣以白色为佳,因为染料多为化学合成,容易致敏。

新买的衣服应洗涤后再穿,最好先以温水浸泡而后洗涤。

 

5.宝宝衣物洗涤剂要安全、温和、无刺激:

婴幼儿的皮肤还没有发育成熟,表皮和真皮均比成人的薄,皮脂腺和汗腺还不能完全行使功能,还未能形成屏障作用。

所以宝宝的皮肤对外部的刺激比成人要敏感得多。普通的肥皂或者碱性洗涤用品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,改变皮肤表面的菌群,而皮肤菌群是抵抗细菌入侵的城墙。

因此宝宝衣物洗涤剂应选择酸碱度为中性、温和型的、不含酒精的,而且要易于冲洗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洗涤剂在衣服上的残存。最好避免使用衣物柔软剂,因为这些柔软剂中通常加有香料,对皮肤有刺激。

 

6.搞好家居环境卫生:     

卧室内尽量少放家具及杂物;经常清洗和更换空调过滤器;勤洗床单、被套、枕套等用品;被子、枕芯等经常放到阳光下暴晒;患儿的棉衣、棉裤6,也要经常更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1. Rosendal A, et al. Detection of Potentially Allergenic Material in 12 Hydrolyzed Milk Formulas. J Dairy Sci 2000;83:2200-2210.

2. Mäkinen-Kiljunen S, Sorva R. Bovine beta-lactoglobulin levels in hydrolysed protein formulas for infant feeding. Clin Exp Allergy, 1993;23(4):287-91.

3. Lothe L, Lindberg T. Cow's milk whey protein elicits symptoms of infantile colic in colicky formula-fed infants: a double-blind crossover study. Pediatrics, 1989, 83(2):262.

4. Baldassarre M E, et al. Lactobacillus, GG Improves Recovery in Infants with Blood in the Stools and Presumptive Allergic Colitis Compared with Extensively Hydrolyzed Formula Alone. Journal of Pediatrics, 2010, 156(3):397.

5. 肖和印. 中医健康养生, 2015(4).

6. 刘立林, 等. 中华护理杂志, 2011, 46(4):403-404.